先秦陶鬲袋状空足的演变和实用性探析Research On Evolution and Practicability of Earthenware Li with Hollow Legs in Pre-Qin Period
虞会青;吴隽;吴军明;
摘要(Abstract):
陶鬲作为一种炊具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炊具其独特之处在于三个中空的袋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陶鬲的袋足形制和它在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地位几经变化,它的盛行是由于袋足的优势,退出历史舞台也因为其袋足的功能不再为人们所需求。把陶鬲袋足的实用功能与先秦社会的饮食结构、取食工具、农业等等的相关因素相结合来研究,对于探求陶鬲袋足形制变化的社会动因是比较重要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KeyWords): 陶鬲;;袋足;;饮食结构;;取食工具;;炊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5114)
作者(Author): 虞会青;吴隽;吴军明;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小红,张弛,保罗·格德伯格,等.江西仙人洞遗址两万年前陶器的年代研究[J].南方文物,2012,03:1-6.
- [2]高天麟.黄河流域龙山时代陶鬲研究[J].考古学报,1996,04:399-442.
- [3]张忠培.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J].华夏考古,1997,01:30-48.
- [4]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5]石奎济,石玮.景德镇陶瓷词典[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 [6]温证聪.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发展水平和饮食食谱的地球化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 [7]王仁湘.勺子·叉子·筷子-中国古代进食方式的考古学研究[J].寻根,1997,05:12-19.